隨著天氣轉(zhuǎn)暖,登高望遠,是許多游客的選擇。游覽五岳,更是眾多人的向往。而五岳之中,秦皇島中國青年旅行社推薦大家到衡山看一看。
衡山享有南岳獨秀的美譽。這里四季皆景,是假日前往游覽觀光的好去處。相比五岳中的其他四岳,衡山的氣候要好一些,這里處處都是茂林修竹,常年郁郁蔥蔥,各個季節(jié)都有不一樣的景致。在衡山,春季可觀花,夏季可看云,秋季可望日,科季可賞雪,各有各的情趣。
衡山有七十二群峰,有眾多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,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積淀。這里也是道教名山,是道教主流教派全真教的圣地。
衡山有四絕,分別是祝融峰之高、藏經(jīng)殿之秀、水簾洞之奇、方廣寺之深。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最高峰,海峰有1290米。祝融峰是根據(jù)火神祝融的名字命名。登上祝融峰頂,四周群峰云海盡在腳下,湘江如帶,彎曲成五條白練,奔向祝融,成就了“五龍捧圣”的景觀。
祝融峰上建有祝融殿。因為山高風(fēng)大,整個建筑用堅固的花崗巖砌墻,用鐵瓦蓋頂。整個殿宇歷經(jīng)風(fēng)霜雪雨,巍然屹立。
衡山的水簾洞以奇聞名,是“南岳四絕”中非常著名的景觀。
水源來自南岳紫蓋峰頂,流經(jīng)山洞,匯入6米多寬的石洞之中,石洞深不可測,水滿溢出,垂直下瀉,形成60多米的瀑布。整個瀑布如同懸掛九天,因此稱作水簾洞。水簾洞的景致極為壯觀,尤其是晴日當空,水簾上飛虹耀目,五彩繽紛。水簾洞有唐、宋、明、清各個朝代的諸多詩詞歌賦和題刻,更增加了其歷史滄桑感和雄厚的文化底蘊。著名的石刻有宋代 “南岳朱陵洞天”、明代“天下第一泉”、清代“夏雪晴雷”“醉眠觀瀑”,以及“飛瓊濺雪”“簾掛古今”等。
從衡山南岳廟沿盤山路一直往上走,就能看到云籠霧罩之中的南天門。南天門是南岳前后山的分水嶺,山陽為前山,山陰為后山。南天門是連接衡山主峰的紐帶,紫蓋峰在東,煙霞山在南,天柱峰在西,碧羅峰在北,各個山峰從四面環(huán)抱過來。南天門的石牌坊,下面為寶船一樣的臥龍石,襯以行云流水,如同在云海中乘風(fēng)破浪。上面高聳的石牌,如同寶船的桅桿。石牌坊正中為南天門描紅大字,左右橫眉刻有“行云”“施雨”。
磨鏡臺是衡山半山亭的中心景區(qū)。相傳磨鏡臺是中國南禪七祖懷讓磨磚作鏡之處。磨鏡臺是佛教禪宗南宗祖源,因唐代名僧懷讓和“江西馬祖”道一和尚磨鏡斗法的故事而聞名。磨鏡臺后有七祖塔,系懷讓墓。磨鏡臺上有馬祖庵,為道一在南岳創(chuàng)建的草庵。附近有龍舒橋、觀音橋、麻姑橋、游泳池等遺跡。
衡山還有是我國江南規(guī)模最大的高山金剛舍利寶塔,位于南臺寺后側(cè)的瑞應(yīng)峰,海拔600多米,塔高48米,分九層八面,內(nèi)有256級階梯繞塔壁而上,有兩枚佛舍利安奉在頂層。